2023阿那亚戏剧节演出已过半程,蜚声国际的戏剧大师、享誉世界的顶级舞团、多元会聚的新锐创作者们热情不减,戏剧浪潮层层叠起。
连日以来,以无言长诗激荡海岸,用“真正的人”对撞“真正的艺术”,献上荒诞而曼妙的爱情悲喜之歌,击碎童话表象。
《多巴胺游戏》追寻生命的意义,《说唱张爱玲》用音乐讲述张爱玲的人生事迹,《X趾》将视角聚焦身体远端系统,《蝶变》讲述流动的女性友谊,《友谊》玩转即兴喜剧,《伊娥》回归古希腊剧场,演绎英式黑色喜剧,《椅子》揭露婚姻落寞真相,《没有午餐没有馅饼》探讨社会权力关系,《脑死亡自助餐》走进人工智能世界,《影》演绎无障碍戏剧,《行走的云》用云的脚步诉说时间,《弗朗明戈漫游》上演人生游戏的运气与输赢,《鱼没有感情》在树影婆娑中追问永恒命题......
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众多国内好戏正以独特鲜活的面貌徐徐展开。包罗万象的肢体堆叠、恣意自由舞动的身姿,历史经典的全新演绎、电子音乐的碰撞交错,或狂逸或沉静,全部汇集在6月的阿那亚。
阿那亚蜂巢剧场两日来上演胡恩威导演的《说唱张爱玲》,它以《对照记》为整体结构框架,将张爱玲一生中的经典作品融汇在100分钟的演出里。极富中华韵味的文学生命力,在“说”与“唱”全新的开创戏剧舞台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
文字的魅力在剧场绽放,回归文字本身的力量,小说隽永锐利的文字被投影在幕布上,文本穿越时空,从二十世纪的战火中流淌来,在阿那亚剧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剧场中感受与小说文字的联结,也随演员一起走过传奇才女张爱玲漂泊传奇的一生。
李凝导演的肢体剧作品《X趾》用“脚与鞋的关系”比喻“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在后疫情时代的风雨变化里重构着一场独特的身体景观仪式。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空白式的当代剧场,身处圆形剧场聚集集中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中,演员以身体写生自己的脚趾。观众跟随李凝导演所搭建的阶梯,观察自己的肢体,体会自我与环境的连接,进入一种对于集体意识中的个人意识的思考。在这里观众发散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感受,感知到不被文字所牵引的“在现场”的真实表达。
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带来了音乐剧《蝶变》。隐庐剧场正处在上海滩风云变幻的1939年,乱世佳人穿越时空从民国走来,带着重重的谍影摸索着迷茫的人生前路。别离与相聚、怀疑与信任、谎言与真相都是命运无法回避的危局。
蝴蝶煽动翅膀,微小的变化也能带动这个系统巨大的连锁反应。观众在每一个细小的危机里拉紧了心弦,却又很快被惊险背后流露出的女性友谊深深触动。两位女性角色互帮互助、一同成长的情感在《蝶变》的舞台上流动,它脱离了男性的凝视和背景的差异,让两位独立女性更加直观自由地交付情感。
郝家一导演的《多巴胺游戏》演出圆满结束,这一个故事有关垮掉的一代,有关能否找到我们观看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它以一场少女的出走和回归为引,探讨着生命的意义与走向。
甜食、戏剧、艺术,有人试图在逃离和重生的故事中汲取多巴胺,是脱离现实的痴念还是迫不得已的自我救赎?青年导演郝家一关注当代人生活现状,剧中人对于生活的抉择犹如一面镜子,使得镜子对面的观众得以感同身受。现实与戏剧呼应,观众和演员在寻找生活意义的道路上重逢, 生活的答案藏在戏剧的舞台里。
一年一度的戏剧盛宴如火如荼,借此契机,我们和胡恩威导演、李凝导演、陈天然导演邀约专访,带来新一轮国内好戏幕后故事,听他们阐释对于戏剧、艺术和舞台的热爱和理解,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传递来到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的体会。一切都正当此时,所有正在阿那亚戏剧节上演的故事,都是恰逢其会的美妙邂逅。
6月19日至20日,由胡恩威导演、进念·二十面体制作呈现、焦媛主演的《说唱张爱玲》在阿那亚蜂巢剧场演出圆满结束。
这是进念·二十面体自2019年《魔笛游乐场》在深圳演出之后,时隔近四年再度和内地观众见面的作品。《说唱张爱玲》为纪念张爱玲百年诞辰而创作,原定于2020年6月首演,因疫情突发,该剧演出几经波折。
此次在阿那亚戏剧节蜂巢剧场上演的《说唱张爱玲》,是胡恩威导演根据新的剧场和观演条件,重新调整创作的版本。按胡恩威导演的创作设想,这一次,走进剧场的观众还是会“阅读”张爱玲,只不过不再只遵循文字这样单一的媒介形式。除了更多的现场演唱部分外,舞台上也安置了独特的艺术装置和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设备。从这个方面来说,《说唱张爱玲》也是胡恩威导演和进念·二十面体的先锋剧场实践,在此时此地的一个缩影。未来的剧场会是啥样子呢?当我们适应和习惯的文化消费媒介,变得愈加复杂、多元,未来的剧场将在其中如何存在?
《说唱张爱玲》最早是为了纪念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作品,因疫情限制,该剧曾在网络站点平台演出,也曾在香港限制观演人数的条件下演出。和之前演出的版本相比,来到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的版本,在创作上是否有所改动?
最大的区别是这一次会有现场演唱的部分。之前因为演出条件限制,所以很多说唱和唱的内容都是用录音。
另外就是,这次焦媛能参加这个演出。焦媛是个很好的演员,也演过很多张爱玲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对张爱玲有很多研究,所以她会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演这个戏。
蜂巢剧场的空间,以及舞台和观众的距离也很合适,我们和观众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实验性作品还要这样一些空间感的。其实香港已经很久没这么新的剧场了,蜂巢剧场真的很好。这一次我们也根据蜂巢剧场做了舞台装置,大家会看见我们用投影和动态捕捉的技术合力完成的舞台效果。
香港的艺术评论文章也曾提及《说唱张爱玲》这部舞台作品的特点:很少去阐释或直接评价张爱玲,更多是在引用、介绍她的作品。您为何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舞台创作?
其实我们最终选择呈现什么文本,就已经有一个态度在那里了。而且她的文笔文字已经很好了,我也不是为了创作一个评论作品出来。我这次演出之所以是用张爱玲已经写好的文字来做,也是因我自己在思考剧场时,我会好奇学习和娱乐的边界到底在哪。
这是我很有兴趣的地方,我们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娱乐,很多短视频里的内容资料都是让你去消费而不是思考,但有思想的内容也能和娱乐结合的。
其实人类文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西方当时工业革命时,科学技术进步的动机是要来赚钱的,他们的初心并不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一直到现在,科技发展的动机几乎完全就是为了消费了。
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事情——如何用新技术在舞台空间里创造不一样的体验?你不是在剧场里看一本张爱玲写的书,但这也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你会用新的科技去阅读张爱玲。
对,可能因为我常常在思考未来的剧场。未来的剧场除了娱乐之外,还会有别的可能性吗?会不会可以和学习有关?像B站和YouTube上提供的很多内容,你可能自律一点,不需要老师也能学习不同知识,不懂也可以再看。
很有趣的是,我看张爱玲的《对照记》,她好像是在用微博的形式来写这本书的。她选了生命中几十张照片,每张照片配一小段文字。当时没有微博,张爱玲要是生活在现在,她一定也是个KOL。
而且她的很多图片也很有趣,这一些内容和近代史也有很多关系。我也会想,这样一个文艺的年轻人,她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她跟历史和文化状况之间的关系。她说她和很多作家、文化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很有启发,她不把那些人看成“神”一样的存在。她也会讲自己在美国那么多年,她是怎么面对自己的孤独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怎么读过张爱玲,但很多年轻人还是要面对这个社会状态的,她处理这些事情的智慧,我们也能学习的。
可能也和文学教育相关,内地很多年轻人读张爱玲,会从爱情金句的“生产机器”开始,一提到张爱玲就自动联想到“蚊子血”和“白月光”。在您看来,这是一种对张爱玲的“刻板印象”吗?您在创作中是否考虑过打消这样的印象?
不会。因每个观众都有自己想看这个作品的动机,大家想要寻找的东西都不太一样。
而且张爱玲也并不只是专讲爱情,她讲的是人,是他们一整个的心理活动。所以她小说里最好看的都不是剧情情节,而是她笔下每一个角色背后的心理,和她跟不同人的权力的游戏。其实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游戏。张爱玲写的爱情,和琼瑶和三毛写的那种单纯的爱情,还是不太一样。她会分析每一个角色选择背后的心理原因。
我对张爱玲最感兴趣的部分其实是这个,还有就是她的文字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张爱玲其实影响了中文写作的风格、艺术和流行文化,她对汉语其实很有影响力。
您对阿那亚戏剧节的观众会有预期吗?您感觉什么样的观众会更易喜欢和接受这个作品?
其实看这个戏不会有很大的压力,都是文字、图片和音乐,是肯定能享受其中的。不要带着太重的心理门槛和标准来看这个戏,你看不到你自己想看的东西时,可能就是会觉得有误会产生了。
我知道有很多年轻人来阿那亚,这次的影像风格也和年轻人比较近,我很想知道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和阅读张爱玲,他们会有咋样的感觉。其实不只是我们,全世界剧场都在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欧美剧场观众平均岁数也是慢慢的变大。还有就是线上的娱乐活动慢慢的变多,疫情可能又会让观众习惯待在家里。而且现在很可能你买了一个VR之后,你就有了去另外一个世界的体验了。所以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去剧场?
我觉得阿那亚戏剧节这个概念也很好,这是一次旅行,你来这里有很多选择,可以脱离现实或者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艺术有一个比较亲密的联系。你可以不只是看戏,还可以去海滩。
李凝导演带领凌云焰肢体游击队(Théâtre la Licorne)创作的肢体剧作品《X趾》于6月20日至22日,在艺术中心圆形剧场献上3场演出。
“我曾经以末趾为指代,引申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2023年在生活齿轮向前滚动的轨迹里,《末趾》增生为《X趾》。脚趾从身体的概念里跳脱而出,每一个身体远端系统、每一根末梢神经都将被视作个体的指代。
从2021阿那亚戏剧节上《毛孔》的海边祭奠,到2023阿那亚戏剧节上酝酿许久的《X趾》,创新先锋的肢体剧成为了李凝导演钟爱的表达途径。“我长期处于一个呈现的状态,而不是定型。”李凝导演认为,发散和不确定性是他作品的亮点,让作品拥有更多的留白和空间启发观众思考。从生活感知到事物延伸生发的灵感,使李凝导演始终抱有对周围环境的直视和讨论。肢体写生的篇章继续在艺术中心圆形剧场的空间里上演!
之前《末趾》版本的编排,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小脚趾上面。经过一年的沉淀和思考,我想让它的意向、范围和探索身体的可能性放大一些,因此改为了《X趾》。“X趾”也泛指人体远端的机制和系统,以及比较边缘的肢体部位。
我想用“肢体写生”这四个字。写生是绘画的一种基础训练方式,我们之前的很多作品也采用了“肢体写生”这种方式。我们的演员会用肢体模仿杯子、胶带、眼镜、抽屉这些日常器物。但是这部作品不一样,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把这种方法延伸、发展到对身体部位的写生和再现。这样是很有趣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写生自己的脚,写生自己身体的部位。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闭环。它跟别的表演体系或者训练方法所呈现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能够给观众一些不同的感受。
这部戏中是否有一个您非常想传递给观众的中心主旨?还是说它相对是比较发散的,观众可以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理解这部戏。
作为创作者,我有我的逻辑。我们内部很有完善和封闭的创作编排系统。我们想借用“脚趾和鞋”的关系来比喻“个体和外部世界”的摩擦与磨合。但是对观众而言,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给观众一个梯子,一个可供发散的中心和载体,观众可完全去发散自己的理解,附着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X趾》探讨的是“脚与鞋的关系”,也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您认为这个关系是什么?您的作品给出答案了吗?您习惯在您的作品中提出问题,还是解答问题?
我还是倾向于提出思考。因为我给不了答案。我们是肢体剧场,它擅长呈现,但是不像语言类作品能够准确、具体地表达一个认知。我们从始至终处在一个呈现状态,而不是为了定义和定型。
其实也是发散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有更多的留白和空间留给观众思考与想象。很多文本性剧场它是演着一个故事,一个剧场之外的东西。但是肢体剧场不是,我们的身体就存在于剧场中。当文字出口的时候人的脑子就在理解现场之外的东西了。肢体是无言的,但是会牵动你的大脑让你感知到你身体当下在做什么。
更多困难是想突破自己。因为过去的很多作品,自己比较满意的同时也设置了障碍和模式。想要突破很难,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储备是有限的,方式方法也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模式。我自己觉得所有表演的种类中,肢体剧场是最有活力的。怎么完成自我突破?怎么在不断的创作中完善自己?难度是在逐级增大的。
是有的,疫情之前一直还是有一种人定胜天的感觉的哈哈哈哈,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心里保持希望就可以去改变一些事情。但是疫情三年好像很多事情都成了幻觉。这三年可能我以前建立起来的东西在坍塌、在消减,新的困惑新的目标出现了。但同时我也觉得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个过程。后疫情时代人的精神情况、身体状态、精神情况,都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和感受,这也是这个作品想要去探讨的一个点。
在生活中您自认为是一个敏感的人吗?通常您都是从哪里获得创作灵感的?疫情这三年是否会削减您创作的行动力?
大部分的灵感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从他人或自己身上,或是社会中的经历都有。但是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倒是不多。有时会在生活中触发一些想要表达的欲望,或者是有些情绪和思考需要用创作来疏解和探讨。我们的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想整个团队一起建构探讨一些东西,汇集大家的身体和感受。所以演员在剧场里是立得住的,不是在表演一个遥远的人物或感受,而是当下即时的东西。我们的作品不是表演性的系统,也不是表现性的,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现场”。
很多时候作品的表达和观众的理解有几率存在误差,观众会有误读,这对您来说是困扰吗?
这个对我来说不是困扰。因为很多年来观众对我作品的评价就是两级分化的,我觉得很正常。如果一个作品很多人都说好或者差,我会觉得它的可能性不够;如果一个作品的容量很大,做到极致,肯定就会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就好比说有的人喜欢吃酸的,有人可能一点醋他都不想碰。那你要是做一道菜是醋溜山药,那肯定喜欢的很爱,不喜欢的就不沾边。
艺术中心圆形剧场是一个独特的空间,360度圆形立体空间会否给您带来新的创作灵感或限制吗?2021阿那亚戏剧节《毛孔》的演出场地是在海边,您更愿意在剧场中演出还是在自然空间里演出?
剧场空间对我们的演出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空间本身也是作品,是编排中很重要的一环。艺术中心圆形剧场就像是一个天井、一个圆形的洞,四周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外发散。整体空间就好像宇宙一样,聚散开来,没有终点。前年的《毛孔》我们是在海边剧场演出的。自然环境就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不停地排练再排练,甚至到三亚找了一片类似的海滩进行排练。其实现在我对于演出空间没有一个偏向了,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剧场空间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肯定是有一个评判的标准的。总结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标准。首先是演员层面,他要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特质,能够在舞台上最大化地表达自我,演员自己要觉得自身的表演是成功的。第二点是以我作为导演的角度,来看演员是否完整地呈现了这一个角色,他是否以自己的方式来演绎,而不是刻意的生硬的。第三点就是从观众的角度,在观众看来这个演员他是否自信的、自洽的。这三点是分不开的,从一个演员身上散发出来的感觉就可以感觉到这三点,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我评判一个演员的标准。
阿那亚戏剧节最特别的一点就是“海”。我个人十分喜爱海边,早前我们的《毛孔》就是在海边进行演出的,希望可以更大程度接近自然来完成创作。
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带来的音乐剧作品《蝶变》6月19日至20日于隐庐剧场上演。
陈天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实力派编剧、导演。曾执导《春风不可以》《斜杠进化论》《房间》,编创《马不停蹄的忧伤2》《每一件美妙的小事》等一系列生动又细腻的作品。她擅长讲述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现实、让人共情的精彩故事,创作出众多勇敢自信的女性角色,引发共鸣。
此次,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这支以女性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带来双女主民国谍战音乐剧《蝶变》。1939年的孤岛上海,愚园路的公园别墅里,谎言和真相并存。乱世中真心难辨,性格迥异的她们怀揣着不为人知的温情与秘密。有陌路同行的幸运,也有命运交错的遗憾,历史的洪流中,她们互相帮助,一同成长,为那个与众不同的年代和那些与众不同的女性写下细腻而深刻的注脚。
这部剧的音乐有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歌词,能把观众带回那个充满历史感的,有着很摩登的一面的上海。爵士和小调的曲风也展示了比较丰富的上海元素,跟故事本身的背景和氛围非常契合。
《蝶变》故事本身包含着怎样的女性情谊?以女性为核心的创作团队为这部作品赋予了何种的独特性?
《蝶变》讲述两位女性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中互助、互相成就和成长的故事。《蝶变》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双女主作品,两位编剧也都是女性。我们大家都希望《蝶变》之后,在有关理想、勇气的故事中,能看到更多女性的身影。希望我们大家在看到为了理想奋不顾身这样的叙述的时候,能很自然地联想到女性的形象。
《蝶变》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的孤岛上海。对现代观众而言,民国故事的独特魅力大多数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有两个方面。现在的观众喜爱看一些离自己的生活有一点远,但又不是很远的故事。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种不近不远的时空上的间隔,让大家感受到一些相似性。其次,《蝶变》故事本身就与民国时期一场真实发生的火灾有关。以真实事件为灵感,场景又设置在愚园路这样一个历史上重要的地点,这本身就给故事和人物提供了非常广阔而又丰富的空间,展示出不为人熟知的上海历史。
主人公之一的沈文君在剧中演唱的歌曲《电车》中有一句歌词,“一只蝴蝶振动翅膀,或许今天无人在意,但风暴却可能因它而起。”这句台词最能代表《蝶变》这样一个有关蜕变的故事。蝴蝶扇动翅膀的力量虽然小,但我们都相信它能带来改变的力量。
我在阿那亚感受到非常自由和放松的氛围,因此在确定演员时,选择了很自由的、浪漫的、独立的、跟阿那亚的气质非常贴合的演员。无论是年轻跳脱的曼曼,还是沉稳娴静的文君,我们都能在她们身上看到理想女性的品质,她们的演绎也会带给观众非常精彩的体验。
戏剧派对持续升温,更多演出即将开场,意想不到的故事正在悄然生发,阿那亚的多元剧场正在展露崭新面貌。环境戏剧朗读、候鸟300、公共艺术、跨界艺术......阿那亚戏剧节盛情期待每一位观众的到来!阿那亚将持续为戏剧敞开大门!
2023阿那亚戏剧节已于大麦开票(点击链接,跳转购票),更多戏剧节实时资讯请关注以下平台:
公众号:阿那亚戏剧节/阿那亚/阿那亚邮报aranyaPost/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阿那亚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价值和高度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品牌。以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阿那亚社区为起点,提出“人生可以更美”的品牌口号,开展对“美好生活”的社区实践。
当戏剧与大海相遇,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灵感与火花。大海本身,不仅是剧场,也是一出精妙的自然戏剧,让创作和表演更为自由,海的变化多端,也预示着惊喜与可能,海是无界的,戏剧也是。
阿那亚戏剧节会把戏剧、音乐、影像、建筑、舞蹈、生活方式等跨界融合。戏剧不是海洋中的孤岛,而是海水,它可以独自流淌,也可以连接他者。
阿那亚戏剧节,是为所有喜爱戏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新的平台,让艺术家与观众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遇和真切的交流,探讨戏剧更广泛地与生活和其他艺术相融合的美妙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晨意帮忙丨小伙把行李忘在网约车,衣服和护照被司机拿去摆拍发圈!双方吵翻
C罗缺席,葡萄牙4-2夺3连胜!B费世界波+双响,21岁新星首发造3球
余承东:欢迎特斯拉FSD入华,我们去美国、加拿大等地做测试对比,华为智驾体验略优一些【附无人驾驶行业前景分析】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2023阿那亚戏剧节演出已过半程,蜚声国际的戏剧大师、享誉世界的顶级舞团、多元会聚的新锐创作者们热情不减,戏剧浪潮层层叠起。
连日以来,以无言长诗激荡海岸,用“真正的人”对撞“真正的艺术”,献上荒诞而曼妙的爱情悲喜之歌,击碎童话表象。
《多巴胺游戏》追寻生命的意义,《说唱张爱玲》用音乐讲述张爱玲的人生事迹,《X趾》将视角聚焦身体远端系统,《蝶变》讲述流动的女性友谊,《友谊》玩转即兴喜剧,《伊娥》回归古希腊剧场,演绎英式黑色喜剧,《椅子》揭露婚姻落寞真相,《没有午餐没有馅饼》探讨社会权力关系,《脑死亡自助餐》走进人工智能世界,《影》演绎无障碍戏剧,《行走的云》用云的脚步诉说时间,《弗朗明戈漫游》上演人生游戏的运气与输赢,《鱼没有感情》在树影婆娑中追问永恒命题......
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众多国内好戏正以独特鲜活的面貌徐徐展开。包罗万象的肢体堆叠、恣意自由舞动的身姿,历史经典的全新演绎、电子音乐的碰撞交错,或狂逸或沉静,全部汇集在6月的阿那亚。
阿那亚蜂巢剧场两日来上演胡恩威导演的《说唱张爱玲》,它以《对照记》为整体结构框架,将张爱玲一生中的经典作品融汇在100分钟的演出里。极富中华韵味的文学生命力,在“说”与“唱”全新的开创戏剧舞台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
文字的魅力在剧场绽放,回归文字本身的力量,小说隽永锐利的文字被投影在幕布上,文本穿越时空,从二十世纪的战火中流淌来,在阿那亚剧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剧场中感受与小说文字的联结,也随演员一起走过传奇才女张爱玲漂泊传奇的一生。
李凝导演的肢体剧作品《X趾》用“脚与鞋的关系”比喻“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在后疫情时代的风雨变化里重构着一场独特的身体景观仪式。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空白式的当代剧场,身处圆形剧场聚集集中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中,演员以身体写生自己的脚趾。观众跟随李凝导演所搭建的阶梯,观察自己的肢体,体会自我与环境的连接,进入一种对于集体意识中的个人意识的思考。在这里观众发散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感受,感知到不被文字所牵引的“在现场”的真实表达。
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带来了音乐剧《蝶变》。隐庐剧场正处在上海滩风云变幻的1939年,乱世佳人穿越时空从民国走来,带着重重的谍影摸索着迷茫的人生前路。别离与相聚、怀疑与信任、谎言与真相都是命运无法回避的危局。
蝴蝶煽动翅膀,微小的变化也能带动这个系统巨大的连锁反应。观众在每一个细小的危机里拉紧了心弦,却又很快被惊险背后流露出的女性友谊深深触动。两位女性角色互帮互助、一同成长的情感在《蝶变》的舞台上流动,它脱离了男性的凝视和背景的差异,让两位独立女性更加直观自由地交付情感。
郝家一导演的《多巴胺游戏》演出圆满结束,这一个故事有关垮掉的一代,有关能否找到我们观看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它以一场少女的出走和回归为引,探讨着生命的意义与走向。
甜食、戏剧、艺术,有人试图在逃离和重生的故事中汲取多巴胺,是脱离现实的痴念还是迫不得已的自我救赎?青年导演郝家一关注当代人生活现状,剧中人对于生活的抉择犹如一面镜子,使得镜子对面的观众得以感同身受。现实与戏剧呼应,观众和演员在寻找生活意义的道路上重逢, 生活的答案藏在戏剧的舞台里。
一年一度的戏剧盛宴如火如荼,借此契机,我们和胡恩威导演、李凝导演、陈天然导演邀约专访,带来新一轮国内好戏幕后故事,听他们阐释对于戏剧、艺术和舞台的热爱和理解,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传递来到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的体会。一切都正当此时,所有正在阿那亚戏剧节上演的故事,都是恰逢其会的美妙邂逅。
6月19日至20日,由胡恩威导演、进念·二十面体制作呈现、焦媛主演的《说唱张爱玲》在阿那亚蜂巢剧场演出圆满结束。
这是进念·二十面体自2019年《魔笛游乐场》在深圳演出之后,时隔近四年再度和内地观众见面的作品。《说唱张爱玲》为纪念张爱玲百年诞辰而创作,原定于2020年6月首演,因疫情突发,该剧演出几经波折。
此次在阿那亚戏剧节蜂巢剧场上演的《说唱张爱玲》,是胡恩威导演根据新的剧场和观演条件,重新调整创作的版本。按胡恩威导演的创作设想,这一次,走进剧场的观众还是会“阅读”张爱玲,只不过不再只遵循文字这样单一的媒介形式。除了更多的现场演唱部分外,舞台上也安置了独特的艺术装置和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设备。从这个方面来说,《说唱张爱玲》也是胡恩威导演和进念·二十面体的先锋剧场实践,在此时此地的一个缩影。未来的剧场会是啥样子呢?当我们适应和习惯的文化消费媒介,变得愈加复杂、多元,未来的剧场将在其中如何存在?
《说唱张爱玲》最早是为了纪念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作品,因疫情限制,该剧曾在网络站点平台演出,也曾在香港限制观演人数的条件下演出。和之前演出的版本相比,来到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的版本,在创作上是否有所改动?
最大的区别是这一次会有现场演唱的部分。之前因为演出条件限制,所以很多说唱和唱的内容都是用录音。
另外就是,这次焦媛能参加这个演出。焦媛是个很好的演员,也演过很多张爱玲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对张爱玲有很多研究,所以她会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演这个戏。
蜂巢剧场的空间,以及舞台和观众的距离也很合适,我们和观众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实验性作品还要这样一些空间感的。其实香港已经很久没这么新的剧场了,蜂巢剧场真的很好。这一次我们也根据蜂巢剧场做了舞台装置,大家会看见我们用投影和动态捕捉的技术合力完成的舞台效果。
香港的艺术评论文章也曾提及《说唱张爱玲》这部舞台作品的特点:很少去阐释或直接评价张爱玲,更多是在引用、介绍她的作品。您为何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舞台创作?
其实我们最终选择呈现什么文本,就已经有一个态度在那里了。而且她的文笔文字已经很好了,我也不是为了创作一个评论作品出来。我这次演出之所以是用张爱玲已经写好的文字来做,也是因我自己在思考剧场时,我会好奇学习和娱乐的边界到底在哪。
这是我很有兴趣的地方,我们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娱乐,很多短视频里的内容资料都是让你去消费而不是思考,但有思想的内容也能和娱乐结合的。
其实人类文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西方当时工业革命时,科学技术进步的动机是要来赚钱的,他们的初心并不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一直到现在,科技发展的动机几乎完全就是为了消费了。
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事情——如何用新技术在舞台空间里创造不一样的体验?你不是在剧场里看一本张爱玲写的书,但这也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你会用新的科技去阅读张爱玲。
对,可能因为我常常在思考未来的剧场。未来的剧场除了娱乐之外,还会有别的可能性吗?会不会可以和学习有关?像B站和YouTube上提供的很多内容,你可能自律一点,不需要老师也能学习不同知识,不懂也可以再看。
很有趣的是,我看张爱玲的《对照记》,她好像是在用微博的形式来写这本书的。她选了生命中几十张照片,每张照片配一小段文字。当时没有微博,张爱玲要是生活在现在,她一定也是个KOL。
而且她的很多图片也很有趣,这一些内容和近代史也有很多关系。我也会想,这样一个文艺的年轻人,她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她跟历史和文化状况之间的关系。她说她和很多作家、文化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很有启发,她不把那些人看成“神”一样的存在。她也会讲自己在美国那么多年,她是怎么面对自己的孤独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怎么读过张爱玲,但很多年轻人还是要面对这个社会状态的,她处理这些事情的智慧,我们也能学习的。
可能也和文学教育相关,内地很多年轻人读张爱玲,会从爱情金句的“生产机器”开始,一提到张爱玲就自动联想到“蚊子血”和“白月光”。在您看来,这是一种对张爱玲的“刻板印象”吗?您在创作中是否考虑过打消这样的印象?
不会。因每个观众都有自己想看这个作品的动机,大家想要寻找的东西都不太一样。
而且张爱玲也并不只是专讲爱情,她讲的是人,是他们一整个的心理活动。所以她小说里最好看的都不是剧情情节,而是她笔下每一个角色背后的心理,和她跟不同人的权力的游戏。其实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游戏。张爱玲写的爱情,和琼瑶和三毛写的那种单纯的爱情,还是不太一样。她会分析每一个角色选择背后的心理原因。
我对张爱玲最感兴趣的部分其实是这个,还有就是她的文字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张爱玲其实影响了中文写作的风格、艺术和流行文化,她对汉语其实很有影响力。
您对阿那亚戏剧节的观众会有预期吗?您感觉什么样的观众会更易喜欢和接受这个作品?
其实看这个戏不会有很大的压力,都是文字、图片和音乐,是肯定能享受其中的。不要带着太重的心理门槛和标准来看这个戏,你看不到你自己想看的东西时,可能就是会觉得有误会产生了。
我知道有很多年轻人来阿那亚,这次的影像风格也和年轻人比较近,我很想知道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和阅读张爱玲,他们会有咋样的感觉。其实不只是我们,全世界剧场都在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欧美剧场观众平均岁数也是慢慢的变大。还有就是线上的娱乐活动慢慢的变多,疫情可能又会让观众习惯待在家里。而且现在很可能你买了一个VR之后,你就有了去另外一个世界的体验了。所以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去剧场?
我觉得阿那亚戏剧节这个概念也很好,这是一次旅行,你来这里有很多选择,可以脱离现实或者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艺术有一个比较亲密的联系。你可以不只是看戏,还可以去海滩。
李凝导演带领凌云焰肢体游击队(Théâtre la Licorne)创作的肢体剧作品《X趾》于6月20日至22日,在艺术中心圆形剧场献上3场演出。
“我曾经以末趾为指代,引申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2023年在生活齿轮向前滚动的轨迹里,《末趾》增生为《X趾》。脚趾从身体的概念里跳脱而出,每一个身体远端系统、每一根末梢神经都将被视作个体的指代。
从2021阿那亚戏剧节上《毛孔》的海边祭奠,到2023阿那亚戏剧节上酝酿许久的《X趾》,创新先锋的肢体剧成为了李凝导演钟爱的表达途径。“我长期处于一个呈现的状态,而不是定型。”李凝导演认为,发散和不确定性是他作品的亮点,让作品拥有更多的留白和空间启发观众思考。从生活感知到事物延伸生发的灵感,使李凝导演始终抱有对周围环境的直视和讨论。肢体写生的篇章继续在艺术中心圆形剧场的空间里上演!
之前《末趾》版本的编排,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小脚趾上面。经过一年的沉淀和思考,我想让它的意向、范围和探索身体的可能性放大一些,因此改为了《X趾》。“X趾”也泛指人体远端的机制和系统,以及比较边缘的肢体部位。
我想用“肢体写生”这四个字。写生是绘画的一种基础训练方式,我们之前的很多作品也采用了“肢体写生”这种方式。我们的演员会用肢体模仿杯子、胶带、眼镜、抽屉这些日常器物。但是这部作品不一样,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把这种方法延伸、发展到对身体部位的写生和再现。这样是很有趣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写生自己的脚,写生自己身体的部位。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闭环。它跟别的表演体系或者训练方法所呈现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能够给观众一些不同的感受。
这部戏中是否有一个您非常想传递给观众的中心主旨?还是说它相对是比较发散的,观众可以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理解这部戏。
作为创作者,我有我的逻辑。我们内部很有完善和封闭的创作编排系统。我们想借用“脚趾和鞋”的关系来比喻“个体和外部世界”的摩擦与磨合。但是对观众而言,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给观众一个梯子,一个可供发散的中心和载体,观众可完全去发散自己的理解,附着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X趾》探讨的是“脚与鞋的关系”,也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您认为这个关系是什么?您的作品给出答案了吗?您习惯在您的作品中提出问题,还是解答问题?
我还是倾向于提出思考。因为我给不了答案。我们是肢体剧场,它擅长呈现,但是不像语言类作品能够准确、具体地表达一个认知。我们从始至终处在一个呈现状态,而不是为了定义和定型。
其实也是发散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有更多的留白和空间留给观众思考与想象。很多文本性剧场它是演着一个故事,一个剧场之外的东西。但是肢体剧场不是,我们的身体就存在于剧场中。当文字出口的时候人的脑子就在理解现场之外的东西了。肢体是无言的,但是会牵动你的大脑让你感知到你身体当下在做什么。
更多困难是想突破自己。因为过去的很多作品,自己比较满意的同时也设置了障碍和模式。想要突破很难,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储备是有限的,方式方法也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模式。我自己觉得所有表演的种类中,肢体剧场是最有活力的。怎么完成自我突破?怎么在不断的创作中完善自己?难度是在逐级增大的。
是有的,疫情之前一直还是有一种人定胜天的感觉的哈哈哈哈,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心里保持希望就可以去改变一些事情。但是疫情三年好像很多事情都成了幻觉。这三年可能我以前建立起来的东西在坍塌、在消减,新的困惑新的目标出现了。但同时我也觉得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个过程。后疫情时代人的精神情况、身体状态、精神情况,都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和感受,这也是这个作品想要去探讨的一个点。
在生活中您自认为是一个敏感的人吗?通常您都是从哪里获得创作灵感的?疫情这三年是否会削减您创作的行动力?
大部分的灵感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从他人或自己身上,或是社会中的经历都有。但是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倒是不多。有时会在生活中触发一些想要表达的欲望,或者是有些情绪和思考需要用创作来疏解和探讨。我们的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想整个团队一起建构探讨一些东西,汇集大家的身体和感受。所以演员在剧场里是立得住的,不是在表演一个遥远的人物或感受,而是当下即时的东西。我们的作品不是表演性的系统,也不是表现性的,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现场”。
很多时候作品的表达和观众的理解有几率存在误差,观众会有误读,这对您来说是困扰吗?
这个对我来说不是困扰。因为很多年来观众对我作品的评价就是两级分化的,我觉得很正常。如果一个作品很多人都说好或者差,我会觉得它的可能性不够;如果一个作品的容量很大,做到极致,肯定就会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就好比说有的人喜欢吃酸的,有人可能一点醋他都不想碰。那你要是做一道菜是醋溜山药,那肯定喜欢的很爱,不喜欢的就不沾边。
艺术中心圆形剧场是一个独特的空间,360度圆形立体空间会否给您带来新的创作灵感或限制吗?2021阿那亚戏剧节《毛孔》的演出场地是在海边,您更愿意在剧场中演出还是在自然空间里演出?
剧场空间对我们的演出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空间本身也是作品,是编排中很重要的一环。艺术中心圆形剧场就像是一个天井、一个圆形的洞,四周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外发散。整体空间就好像宇宙一样,聚散开来,没有终点。前年的《毛孔》我们是在海边剧场演出的。自然环境就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不停地排练再排练,甚至到三亚找了一片类似的海滩进行排练。其实现在我对于演出空间没有一个偏向了,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剧场空间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肯定是有一个评判的标准的。总结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标准。首先是演员层面,他要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特质,能够在舞台上最大化地表达自我,演员自己要觉得自身的表演是成功的。第二点是以我作为导演的角度,来看演员是否完整地呈现了这一个角色,他是否以自己的方式来演绎,而不是刻意的生硬的。第三点就是从观众的角度,在观众看来这个演员他是否自信的、自洽的。这三点是分不开的,从一个演员身上散发出来的感觉就可以感觉到这三点,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我评判一个演员的标准。
阿那亚戏剧节最特别的一点就是“海”。我个人十分喜爱海边,早前我们的《毛孔》就是在海边进行演出的,希望可以更大程度接近自然来完成创作。
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带来的音乐剧作品《蝶变》6月19日至20日于隐庐剧场上演。
陈天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实力派编剧、导演。曾执导《春风不可以》《斜杠进化论》《房间》,编创《马不停蹄的忧伤2》《每一件美妙的小事》等一系列生动又细腻的作品。她擅长讲述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现实、让人共情的精彩故事,创作出众多勇敢自信的女性角色,引发共鸣。
此次,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这支以女性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带来双女主民国谍战音乐剧《蝶变》。1939年的孤岛上海,愚园路的公园别墅里,谎言和真相并存。乱世中真心难辨,性格迥异的她们怀揣着不为人知的温情与秘密。有陌路同行的幸运,也有命运交错的遗憾,历史的洪流中,她们互相帮助,一同成长,为那个与众不同的年代和那些与众不同的女性写下细腻而深刻的注脚。
这部剧的音乐有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歌词,能把观众带回那个充满历史感的,有着很摩登的一面的上海。爵士和小调的曲风也展示了比较丰富的上海元素,跟故事本身的背景和氛围非常契合。
《蝶变》故事本身包含着怎样的女性情谊?以女性为核心的创作团队为这部作品赋予了何种的独特性?
《蝶变》讲述两位女性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中互助、互相成就和成长的故事。《蝶变》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双女主作品,两位编剧也都是女性。我们大家都希望《蝶变》之后,在有关理想、勇气的故事中,能看到更多女性的身影。希望我们大家在看到为了理想奋不顾身这样的叙述的时候,能很自然地联想到女性的形象。
《蝶变》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的孤岛上海。对现代观众而言,民国故事的独特魅力大多数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有两个方面。现在的观众喜爱看一些离自己的生活有一点远,但又不是很远的故事。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种不近不远的时空上的间隔,让大家感受到一些相似性。其次,《蝶变》故事本身就与民国时期一场真实发生的火灾有关。以真实事件为灵感,场景又设置在愚园路这样一个历史上重要的地点,这本身就给故事和人物提供了非常广阔而又丰富的空间,展示出不为人熟知的上海历史。
主人公之一的沈文君在剧中演唱的歌曲《电车》中有一句歌词,“一只蝴蝶振动翅膀,或许今天无人在意,但风暴却可能因它而起。”这句台词最能代表《蝶变》这样一个有关蜕变的故事。蝴蝶扇动翅膀的力量虽然小,但我们都相信它能带来改变的力量。
我在阿那亚感受到非常自由和放松的氛围,因此在确定演员时,选择了很自由的、浪漫的、独立的、跟阿那亚的气质非常贴合的演员。无论是年轻跳脱的曼曼,还是沉稳娴静的文君,我们都能在她们身上看到理想女性的品质,她们的演绎也会带给观众非常精彩的体验。
戏剧派对持续升温,更多演出即将开场,意想不到的故事正在悄然生发,阿那亚的多元剧场正在展露崭新面貌。环境戏剧朗读、候鸟300、公共艺术、跨界艺术......阿那亚戏剧节盛情期待每一位观众的到来!阿那亚将持续为戏剧敞开大门!
2023阿那亚戏剧节已于大麦开票(点击链接,跳转购票),更多戏剧节实时资讯请关注以下平台:
公众号:阿那亚戏剧节/阿那亚/阿那亚邮报aranyaPost/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阿那亚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价值和高度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品牌。以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阿那亚社区为起点,提出“人生可以更美”的品牌口号,开展对“美好生活”的社区实践。
当戏剧与大海相遇,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灵感与火花。大海本身,不仅是剧场,也是一出精妙的自然戏剧,让创作和表演更为自由,海的变化多端,也预示着惊喜与可能,海是无界的,戏剧也是。
阿那亚戏剧节会把戏剧、音乐、影像、建筑、舞蹈、生活方式等跨界融合。戏剧不是海洋中的孤岛,而是海水,它可以独自流淌,也可以连接他者。
阿那亚戏剧节,是为所有喜爱戏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新的平台,让艺术家与观众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遇和真切的交流,探讨戏剧更广泛地与生活和其他艺术相融合的美妙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晨意帮忙丨小伙把行李忘在网约车,衣服和护照被司机拿去摆拍发圈!双方吵翻
C罗缺席,葡萄牙4-2夺3连胜!B费世界波+双响,21岁新星首发造3球
余承东:欢迎特斯拉FSD入华,我们去美国、加拿大等地做测试对比,华为智驾体验略优一些【附无人驾驶行业前景分析】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2023阿那亚戏剧节演出已过半程,蜚声国际的戏剧大师、享誉世界的顶级舞团、多元会聚的新锐创作者们热情不减,戏剧浪潮层层叠起。
连日以来,以无言长诗激荡海岸,用“真正的人”对撞“真正的艺术”,献上荒诞而曼妙的爱情悲喜之歌,击碎童话表象。
《多巴胺游戏》追寻生命的意义,《说唱张爱玲》用音乐讲述张爱玲的人生事迹,《X趾》将视角聚焦身体远端系统,《蝶变》讲述流动的女性友谊,《友谊》玩转即兴喜剧,《伊娥》回归古希腊剧场,演绎英式黑色喜剧,《椅子》揭露婚姻落寞真相,《没有午餐没有馅饼》探讨社会权力关系,《脑死亡自助餐》走进人工智能世界,《影》演绎无障碍戏剧,《行走的云》用云的脚步诉说时间,《弗朗明戈漫游》上演人生游戏的运气与输赢,《鱼没有感情》在树影婆娑中追问永恒命题......
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众多国内好戏正以独特鲜活的面貌徐徐展开。包罗万象的肢体堆叠、恣意自由舞动的身姿,历史经典的全新演绎、电子音乐的碰撞交错,或狂逸或沉静,全部汇集在6月的阿那亚。
阿那亚蜂巢剧场两日来上演胡恩威导演的《说唱张爱玲》,它以《对照记》为整体结构框架,将张爱玲一生中的经典作品融汇在100分钟的演出里。极富中华韵味的文学生命力,在“说”与“唱”全新的开创戏剧舞台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
文字的魅力在剧场绽放,回归文字本身的力量,小说隽永锐利的文字被投影在幕布上,文本穿越时空,从二十世纪的战火中流淌来,在阿那亚剧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剧场中感受与小说文字的联结,也随演员一起走过传奇才女张爱玲漂泊传奇的一生。
李凝导演的肢体剧作品《X趾》用“脚与鞋的关系”比喻“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在后疫情时代的风雨变化里重构着一场独特的身体景观仪式。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空白式的当代剧场,身处圆形剧场聚集集中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中,演员以身体写生自己的脚趾。观众跟随李凝导演所搭建的阶梯,观察自己的肢体,体会自我与环境的连接,进入一种对于集体意识中的个人意识的思考。在这里观众发散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感受,感知到不被文字所牵引的“在现场”的真实表达。
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带来了音乐剧《蝶变》。隐庐剧场正处在上海滩风云变幻的1939年,乱世佳人穿越时空从民国走来,带着重重的谍影摸索着迷茫的人生前路。别离与相聚、怀疑与信任、谎言与真相都是命运无法回避的危局。
蝴蝶煽动翅膀,微小的变化也能带动这个系统巨大的连锁反应。观众在每一个细小的危机里拉紧了心弦,却又很快被惊险背后流露出的女性友谊深深触动。两位女性角色互帮互助、一同成长的情感在《蝶变》的舞台上流动,它脱离了男性的凝视和背景的差异,让两位独立女性更加直观自由地交付情感。
郝家一导演的《多巴胺游戏》演出圆满结束,这一个故事有关垮掉的一代,有关能否找到我们观看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它以一场少女的出走和回归为引,探讨着生命的意义与走向。
甜食、戏剧、艺术,有人试图在逃离和重生的故事中汲取多巴胺,是脱离现实的痴念还是迫不得已的自我救赎?青年导演郝家一关注当代人生活现状,剧中人对于生活的抉择犹如一面镜子,使得镜子对面的观众得以感同身受。现实与戏剧呼应,观众和演员在寻找生活意义的道路上重逢, 生活的答案藏在戏剧的舞台里。
一年一度的戏剧盛宴如火如荼,借此契机,我们和胡恩威导演、李凝导演、陈天然导演邀约专访,带来新一轮国内好戏幕后故事,听他们阐释对于戏剧、艺术和舞台的热爱和理解,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传递来到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的体会。一切都正当此时,所有正在阿那亚戏剧节上演的故事,都是恰逢其会的美妙邂逅。
6月19日至20日,由胡恩威导演、进念·二十面体制作呈现、焦媛主演的《说唱张爱玲》在阿那亚蜂巢剧场演出圆满结束。
这是进念·二十面体自2019年《魔笛游乐场》在深圳演出之后,时隔近四年再度和内地观众见面的作品。《说唱张爱玲》为纪念张爱玲百年诞辰而创作,原定于2020年6月首演,因疫情突发,该剧演出几经波折。
此次在阿那亚戏剧节蜂巢剧场上演的《说唱张爱玲》,是胡恩威导演根据新的剧场和观演条件,重新调整创作的版本。按胡恩威导演的创作设想,这一次,走进剧场的观众还是会“阅读”张爱玲,只不过不再只遵循文字这样单一的媒介形式。除了更多的现场演唱部分外,舞台上也安置了独特的艺术装置和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设备。从这个方面来说,《说唱张爱玲》也是胡恩威导演和进念·二十面体的先锋剧场实践,在此时此地的一个缩影。未来的剧场会是啥样子呢?当我们适应和习惯的文化消费媒介,变得愈加复杂、多元,未来的剧场将在其中如何存在?
《说唱张爱玲》最早是为了纪念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作品,因疫情限制,该剧曾在网络站点平台演出,也曾在香港限制观演人数的条件下演出。和之前演出的版本相比,来到阿那亚戏剧节演出的版本,在创作上是否有所改动?
最大的区别是这一次会有现场演唱的部分。之前因为演出条件限制,所以很多说唱和唱的内容都是用录音。
另外就是,这次焦媛能参加这个演出。焦媛是个很好的演员,也演过很多张爱玲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对张爱玲有很多研究,所以她会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演这个戏。
蜂巢剧场的空间,以及舞台和观众的距离也很合适,我们和观众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实验性作品还要这样一些空间感的。其实香港已经很久没这么新的剧场了,蜂巢剧场真的很好。这一次我们也根据蜂巢剧场做了舞台装置,大家会看见我们用投影和动态捕捉的技术合力完成的舞台效果。
香港的艺术评论文章也曾提及《说唱张爱玲》这部舞台作品的特点:很少去阐释或直接评价张爱玲,更多是在引用、介绍她的作品。您为何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舞台创作?
其实我们最终选择呈现什么文本,就已经有一个态度在那里了。而且她的文笔文字已经很好了,我也不是为了创作一个评论作品出来。我这次演出之所以是用张爱玲已经写好的文字来做,也是因我自己在思考剧场时,我会好奇学习和娱乐的边界到底在哪。
这是我很有兴趣的地方,我们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娱乐,很多短视频里的内容资料都是让你去消费而不是思考,但有思想的内容也能和娱乐结合的。
其实人类文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西方当时工业革命时,科学技术进步的动机是要来赚钱的,他们的初心并不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一直到现在,科技发展的动机几乎完全就是为了消费了。
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事情——如何用新技术在舞台空间里创造不一样的体验?你不是在剧场里看一本张爱玲写的书,但这也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你会用新的科技去阅读张爱玲。
对,可能因为我常常在思考未来的剧场。未来的剧场除了娱乐之外,还会有别的可能性吗?会不会可以和学习有关?像B站和YouTube上提供的很多内容,你可能自律一点,不需要老师也能学习不同知识,不懂也可以再看。
很有趣的是,我看张爱玲的《对照记》,她好像是在用微博的形式来写这本书的。她选了生命中几十张照片,每张照片配一小段文字。当时没有微博,张爱玲要是生活在现在,她一定也是个KOL。
而且她的很多图片也很有趣,这一些内容和近代史也有很多关系。我也会想,这样一个文艺的年轻人,她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她跟历史和文化状况之间的关系。她说她和很多作家、文化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很有启发,她不把那些人看成“神”一样的存在。她也会讲自己在美国那么多年,她是怎么面对自己的孤独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怎么读过张爱玲,但很多年轻人还是要面对这个社会状态的,她处理这些事情的智慧,我们也能学习的。
可能也和文学教育相关,内地很多年轻人读张爱玲,会从爱情金句的“生产机器”开始,一提到张爱玲就自动联想到“蚊子血”和“白月光”。在您看来,这是一种对张爱玲的“刻板印象”吗?您在创作中是否考虑过打消这样的印象?
不会。因每个观众都有自己想看这个作品的动机,大家想要寻找的东西都不太一样。
而且张爱玲也并不只是专讲爱情,她讲的是人,是他们一整个的心理活动。所以她小说里最好看的都不是剧情情节,而是她笔下每一个角色背后的心理,和她跟不同人的权力的游戏。其实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游戏。张爱玲写的爱情,和琼瑶和三毛写的那种单纯的爱情,还是不太一样。她会分析每一个角色选择背后的心理原因。
我对张爱玲最感兴趣的部分其实是这个,还有就是她的文字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张爱玲其实影响了中文写作的风格、艺术和流行文化,她对汉语其实很有影响力。
您对阿那亚戏剧节的观众会有预期吗?您感觉什么样的观众会更易喜欢和接受这个作品?
其实看这个戏不会有很大的压力,都是文字、图片和音乐,是肯定能享受其中的。不要带着太重的心理门槛和标准来看这个戏,你看不到你自己想看的东西时,可能就是会觉得有误会产生了。
我知道有很多年轻人来阿那亚,这次的影像风格也和年轻人比较近,我很想知道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和阅读张爱玲,他们会有咋样的感觉。其实不只是我们,全世界剧场都在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欧美剧场观众平均岁数也是慢慢的变大。还有就是线上的娱乐活动慢慢的变多,疫情可能又会让观众习惯待在家里。而且现在很可能你买了一个VR之后,你就有了去另外一个世界的体验了。所以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去剧场?
我觉得阿那亚戏剧节这个概念也很好,这是一次旅行,你来这里有很多选择,可以脱离现实或者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艺术有一个比较亲密的联系。你可以不只是看戏,还可以去海滩。
李凝导演带领凌云焰肢体游击队(Théâtre la Licorne)创作的肢体剧作品《X趾》于6月20日至22日,在艺术中心圆形剧场献上3场演出。
“我曾经以末趾为指代,引申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2023年在生活齿轮向前滚动的轨迹里,《末趾》增生为《X趾》。脚趾从身体的概念里跳脱而出,每一个身体远端系统、每一根末梢神经都将被视作个体的指代。
从2021阿那亚戏剧节上《毛孔》的海边祭奠,到2023阿那亚戏剧节上酝酿许久的《X趾》,创新先锋的肢体剧成为了李凝导演钟爱的表达途径。“我长期处于一个呈现的状态,而不是定型。”李凝导演认为,发散和不确定性是他作品的亮点,让作品拥有更多的留白和空间启发观众思考。从生活感知到事物延伸生发的灵感,使李凝导演始终抱有对周围环境的直视和讨论。肢体写生的篇章继续在艺术中心圆形剧场的空间里上演!
之前《末趾》版本的编排,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小脚趾上面。经过一年的沉淀和思考,我想让它的意向、范围和探索身体的可能性放大一些,因此改为了《X趾》。“X趾”也泛指人体远端的机制和系统,以及比较边缘的肢体部位。
我想用“肢体写生”这四个字。写生是绘画的一种基础训练方式,我们之前的很多作品也采用了“肢体写生”这种方式。我们的演员会用肢体模仿杯子、胶带、眼镜、抽屉这些日常器物。但是这部作品不一样,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把这种方法延伸、发展到对身体部位的写生和再现。这样是很有趣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写生自己的脚,写生自己身体的部位。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闭环。它跟别的表演体系或者训练方法所呈现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能够给观众一些不同的感受。
这部戏中是否有一个您非常想传递给观众的中心主旨?还是说它相对是比较发散的,观众可以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理解这部戏。
作为创作者,我有我的逻辑。我们内部很有完善和封闭的创作编排系统。我们想借用“脚趾和鞋”的关系来比喻“个体和外部世界”的摩擦与磨合。但是对观众而言,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给观众一个梯子,一个可供发散的中心和载体,观众可完全去发散自己的理解,附着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X趾》探讨的是“脚与鞋的关系”,也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您认为这个关系是什么?您的作品给出答案了吗?您习惯在您的作品中提出问题,还是解答问题?
我还是倾向于提出思考。因为我给不了答案。我们是肢体剧场,它擅长呈现,但是不像语言类作品能够准确、具体地表达一个认知。我们从始至终处在一个呈现状态,而不是为了定义和定型。
其实也是发散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有更多的留白和空间留给观众思考与想象。很多文本性剧场它是演着一个故事,一个剧场之外的东西。但是肢体剧场不是,我们的身体就存在于剧场中。当文字出口的时候人的脑子就在理解现场之外的东西了。肢体是无言的,但是会牵动你的大脑让你感知到你身体当下在做什么。
更多困难是想突破自己。因为过去的很多作品,自己比较满意的同时也设置了障碍和模式。想要突破很难,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储备是有限的,方式方法也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模式。我自己觉得所有表演的种类中,肢体剧场是最有活力的。怎么完成自我突破?怎么在不断的创作中完善自己?难度是在逐级增大的。
是有的,疫情之前一直还是有一种人定胜天的感觉的哈哈哈哈,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心里保持希望就可以去改变一些事情。但是疫情三年好像很多事情都成了幻觉。这三年可能我以前建立起来的东西在坍塌、在消减,新的困惑新的目标出现了。但同时我也觉得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个过程。后疫情时代人的精神情况、身体状态、精神情况,都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和感受,这也是这个作品想要去探讨的一个点。
在生活中您自认为是一个敏感的人吗?通常您都是从哪里获得创作灵感的?疫情这三年是否会削减您创作的行动力?
大部分的灵感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从他人或自己身上,或是社会中的经历都有。但是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倒是不多。有时会在生活中触发一些想要表达的欲望,或者是有些情绪和思考需要用创作来疏解和探讨。我们的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想整个团队一起建构探讨一些东西,汇集大家的身体和感受。所以演员在剧场里是立得住的,不是在表演一个遥远的人物或感受,而是当下即时的东西。我们的作品不是表演性的系统,也不是表现性的,我更愿意把它称作“现场”。
很多时候作品的表达和观众的理解有几率存在误差,观众会有误读,这对您来说是困扰吗?
这个对我来说不是困扰。因为很多年来观众对我作品的评价就是两级分化的,我觉得很正常。如果一个作品很多人都说好或者差,我会觉得它的可能性不够;如果一个作品的容量很大,做到极致,肯定就会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就好比说有的人喜欢吃酸的,有人可能一点醋他都不想碰。那你要是做一道菜是醋溜山药,那肯定喜欢的很爱,不喜欢的就不沾边。
艺术中心圆形剧场是一个独特的空间,360度圆形立体空间会否给您带来新的创作灵感或限制吗?2021阿那亚戏剧节《毛孔》的演出场地是在海边,您更愿意在剧场中演出还是在自然空间里演出?
剧场空间对我们的演出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空间本身也是作品,是编排中很重要的一环。艺术中心圆形剧场就像是一个天井、一个圆形的洞,四周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外发散。整体空间就好像宇宙一样,聚散开来,没有终点。前年的《毛孔》我们是在海边剧场演出的。自然环境就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不停地排练再排练,甚至到三亚找了一片类似的海滩进行排练。其实现在我对于演出空间没有一个偏向了,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剧场空间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肯定是有一个评判的标准的。总结来说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标准。首先是演员层面,他要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特质,能够在舞台上最大化地表达自我,演员自己要觉得自身的表演是成功的。第二点是以我作为导演的角度,来看演员是否完整地呈现了这一个角色,他是否以自己的方式来演绎,而不是刻意的生硬的。第三点就是从观众的角度,在观众看来这个演员他是否自信的、自洽的。这三点是分不开的,从一个演员身上散发出来的感觉就可以感觉到这三点,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我评判一个演员的标准。
阿那亚戏剧节最特别的一点就是“海”。我个人十分喜爱海边,早前我们的《毛孔》就是在海边进行演出的,希望可以更大程度接近自然来完成创作。
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带来的音乐剧作品《蝶变》6月19日至20日于隐庐剧场上演。
陈天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实力派编剧、导演。曾执导《春风不可以》《斜杠进化论》《房间》,编创《马不停蹄的忧伤2》《每一件美妙的小事》等一系列生动又细腻的作品。她擅长讲述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现实、让人共情的精彩故事,创作出众多勇敢自信的女性角色,引发共鸣。
此次,陈天然导演携手瞳剧场IRIS Stage这支以女性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带来双女主民国谍战音乐剧《蝶变》。1939年的孤岛上海,愚园路的公园别墅里,谎言和真相并存。乱世中真心难辨,性格迥异的她们怀揣着不为人知的温情与秘密。有陌路同行的幸运,也有命运交错的遗憾,历史的洪流中,她们互相帮助,一同成长,为那个与众不同的年代和那些与众不同的女性写下细腻而深刻的注脚。
这部剧的音乐有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歌词,能把观众带回那个充满历史感的,有着很摩登的一面的上海。爵士和小调的曲风也展示了比较丰富的上海元素,跟故事本身的背景和氛围非常契合。
《蝶变》故事本身包含着怎样的女性情谊?以女性为核心的创作团队为这部作品赋予了何种的独特性?
《蝶变》讲述两位女性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中互助、互相成就和成长的故事。《蝶变》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双女主作品,两位编剧也都是女性。我们大家都希望《蝶变》之后,在有关理想、勇气的故事中,能看到更多女性的身影。希望我们大家在看到为了理想奋不顾身这样的叙述的时候,能很自然地联想到女性的形象。
《蝶变》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的孤岛上海。对现代观众而言,民国故事的独特魅力大多数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有两个方面。现在的观众喜爱看一些离自己的生活有一点远,但又不是很远的故事。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种不近不远的时空上的间隔,让大家感受到一些相似性。其次,《蝶变》故事本身就与民国时期一场真实发生的火灾有关。以真实事件为灵感,场景又设置在愚园路这样一个历史上重要的地点,这本身就给故事和人物提供了非常广阔而又丰富的空间,展示出不为人熟知的上海历史。
主人公之一的沈文君在剧中演唱的歌曲《电车》中有一句歌词,“一只蝴蝶振动翅膀,或许今天无人在意,但风暴却可能因它而起。”这句台词最能代表《蝶变》这样一个有关蜕变的故事。蝴蝶扇动翅膀的力量虽然小,但我们都相信它能带来改变的力量。
我在阿那亚感受到非常自由和放松的氛围,因此在确定演员时,选择了很自由的、浪漫的、独立的、跟阿那亚的气质非常贴合的演员。无论是年轻跳脱的曼曼,还是沉稳娴静的文君,我们都能在她们身上看到理想女性的品质,她们的演绎也会带给观众非常精彩的体验。
戏剧派对持续升温,更多演出即将开场,意想不到的故事正在悄然生发,阿那亚的多元剧场正在展露崭新面貌。环境戏剧朗读、候鸟300、公共艺术、跨界艺术......阿那亚戏剧节盛情期待每一位观众的到来!阿那亚将持续为戏剧敞开大门!
2023阿那亚戏剧节已于大麦开票(点击链接,跳转购票),更多戏剧节实时资讯请关注以下平台:
公众号:阿那亚戏剧节/阿那亚/阿那亚邮报aranyaPost/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阿那亚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价值和高度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品牌。以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阿那亚社区为起点,提出“人生可以更美”的品牌口号,开展对“美好生活”的社区实践。
当戏剧与大海相遇,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灵感与火花。大海本身,不仅是剧场,也是一出精妙的自然戏剧,让创作和表演更为自由,海的变化多端,也预示着惊喜与可能,海是无界的,戏剧也是。
阿那亚戏剧节会把戏剧、音乐、影像、建筑、舞蹈、生活方式等跨界融合。戏剧不是海洋中的孤岛,而是海水,它可以独自流淌,也可以连接他者。
阿那亚戏剧节,是为所有喜爱戏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新的平台,让艺术家与观众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遇和真切的交流,探讨戏剧更广泛地与生活和其他艺术相融合的美妙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晨意帮忙丨小伙把行李忘在网约车,衣服和护照被司机拿去摆拍发圈!双方吵翻
C罗缺席,葡萄牙4-2夺3连胜!B费世界波+双响,21岁新星首发造3球
余承东:欢迎特斯拉FSD入华,我们去美国、加拿大等地做测试对比,华为智驾体验略优一些【附无人驾驶行业前景分析】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