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竹筏轻轻飘荡,湖面在泛粼光,船上悬挂的铃儿响呀响呀响叮当。”
前段时间,一个叫做#你要写风你就不能只写风#的话题在社会化媒体上火了起来。最初,这只是一位抖音博主写的一段随笔,不料却引发了大众的创作热潮。许多网友纷纷效仿,在评论区写风写雨,也写青春和爱情。后来一位老师与他的学生以此创作了文章开头这首名为《如果你要写风就别只写风》的歌曲,凭借着朗朗上口、童心满怀的歌词,这段鼓励孩子们用眼睛、用心去感知身边事物,发现生活美好的短视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上百万人的点赞。
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纽约艺术家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可谓是最会玩“要写风却不只写风”的有趣艺术家。
他曾经特地前往特洛伊古遗址,使用色度计测量日出时的光线,试图重现史诗家荷马的作品《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看到的“玫瑰色红润肌肤般的黎明”;他也曾划艇泛舟瓦尔登湖之上,模仿梭罗测量湖底深度一般,记录下不同深度读数的精确坐标以及该位置湖水的颜色;还曾在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故居里,以科研级别的严谨态度测定她卧室窗口的风速,希望重现“狄金森站在窗口感受微风时的世界”。
芬奇的作品就像一件件迷人的棱镜,他细腻地捕捉了大自然中光线与色彩的变化以及各种难以言喻的瞬时感官体验,并将这些足以构成记忆的所见以饱含诗意的方式呈现,借由水彩绘画、素描,录像、摄影以及灯光装置等媒介,“转译”出他对大自然的记忆和感知,连通外在和内在的世界。
近日,这位“玩心大发”的艺术家的作品已经来到中国。9月15日至10月28日,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办艺术家斯宾塞·芬奇的中国首次个展“一刻永恒(Forever is composed of Nows)”。这次展览展出了多件他的全新及近期创作的多媒介作品,从研究云朵的透明度,到追踪蜜蜂在花园中传授花粉的飞行轨迹,每件创作都记录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与大自然的互动,浓缩了一段人类艺术创作对大自然美学的探索历程。
如果要画一丛花,你会怎么画?是画成梵高笔下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那般恣意明艳的静物画,还是模仿莫奈笔下的印象派睡莲,诗意优雅地融入到宁谧的池塘光影之中?相对于实实在在地画出一朵朵花来,芬奇选择了花朵以外的动态日常生活场景来切入探索人类视觉的复杂性。
正如莫奈曾经为了描绘花园景致而打造了一整座“莫奈的花园”,受这位印象派大师的启发,芬奇也专门为他的系列作品《蜜迹寻踪》(Following a bee,2021) 亲手种下了一大片百日菊,还打趣地称之为自己“创作艺术的实验室”。他一边坐在梯子上俯瞰花丛,一边用双眼追踪每只蜜蜂交叉授粉时的飞行轨迹。同时他准备了一张大尺幅的百日菊照片,在上方覆盖一张醋酸盐透明片,然后在其上勾勒出蜜蜂的动线和标记授粉花朵的位置。接着,将这些轨迹的线条用铅笔转移到画纸上,并从每种百日菊中挑选一朵,用柔和的粉彩画出花朵对应的颜色。白净的纸面上,一处处看似随机排列的抽象花朵,一条条微弱的线条在纸上蜿蜒着与其交汇,简易常见的创作主题随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芬奇十分擅长用生活中的材料再现细致的光影变化,其严谨程度还可以追溯到区分出大自然中一天乃至一年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微妙光影差异。但有时为寻找最合适、最具表现力的媒材,甚至要花上好几年时间才可以做到目的。
像这次展出的新作《云(积云,美国冰河国家公园)》(Cloud (cumulus, Glacier National Park),2023),为了表现出光线透过大气、云层时云朵展现出不同的反射变化,他曾经试着使用各种不同的透明、半透明材料来表达云朵的透明差异。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最初他在制作云朵的时候,用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半透明牛皮纸,但是因为把它们粘上画纸后总会看得出用了胶水或者胶带来粘合,因此一直以来创作效果都不太理想。花了好些年(“took years”)探索合适的媒介之后,他偶然间发现了3M便利贴魔术胶带,这样一种材料天然地满足了半透明介质的属性并自带粘合的功能,于是一拍即合地用上了 3M 魔术胶带这种革新性材料把云朵一层层“堆叠”起来,最终巧妙地完成了这幅云图作品。
同时展出的还有三件以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命名的系列作品《尤利西斯习作》(Study for Ulysses,2023)。就像小说主人公在街头的漫步一样,这三件作品则是艺术家在城市中漫步一日时的色彩记录。芬奇对记者表示,他在行走中会注意仔细观察并筛选出身边的物体及其颜色,一一记录在手机上,然后利用Pantone商业配色系统提取并凝练出一日中短暂看到的色彩排列在一起。这条最终组成的多彩多变色带,既对应了他在一天里的物理运动,也呼应了如小说中意识流般每一次新的间断或邂逅的心路历程。
徜徉在芬奇的世界中,一切物质世界的所见都比表面肉眼所见更为深刻——除了眼睛看见的万事万物,人对光影变化、对瞬间把握、对时空转换的细微诗意觉知,也是他“看见”的一部分。
对大自然和人类共同体验的那份敏感感知,是芬奇的创意“雷达”。这份用心一直贯穿于他的所有创作,让观众们得以在芬奇创造的情境中见证他以微妙而复杂的方式揭开世界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另一面。
1962年,芬奇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他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家,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父母对自然科学的偏好造就了芬奇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现象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他对记者表示:“我无从知晓为何我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我想这可能是我与生俱来的,我一直是一个喜欢认真观看身边事物的人,或是说观察者。”
他回忆起自己在大约十年前创作过的一件作品,那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正是他童年时的卧室。每当夜里有汽车经过房子的时候,汽车的前灯总会闪过他的房间。芬奇对记者说:“我清楚地记得那些汽车灯的颜色和形状,和汽车在路面行驶时这些灯光是怎么滑过墙壁,溜到天花板上的。但小时候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哥哥已经不记得这些了。”
后来,芬奇在纽约州北部的汉密尔顿学院学习比较文学。丰厚的文学底蕴后来也成为了芬奇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他后期许多艺术创作中,都喜欢选择充满文学文化象征的场景作为其创作灵感来源。1985年从汉密尔顿毕业,之后不久,他进入罗德岛设计学院攻读陶瓷艺术硕士学位。芬奇表示:“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期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艺术,并理解了所有其他艺术的创作方式是什么。”但他很快意识到制陶并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创作方式,于是他转到了雕塑系并于1989年获得雕塑硕士的学位。毕业后,他搬到了纽约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机会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芬奇表示,在那段刚刚起步创作的日子,他常常在午餐时间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看展。他逐渐迷恋上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的画作,莱因哈特作品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使他开始真正考虑制作视觉上有趣的作品。他对记者表示:“那时候我会花上好几个小时观看它们,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它们。毫无疑问,这些画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例如,在仔仔细细地观察莱因哈特的黑色画作作品之前,我从未以同样的视角来看待过‘黑色’。我不敢说我自己的作品是否也可以如此引人深思,但如果能做到的话,那将非常令人欣慰。”
而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一刻永恒”作为本次中国首展的主题时,芬奇坦言,他一直对这句诗中所表达的微观和宏观关系很感兴趣。他表示:“艾米莉·狄金森对时间有着十分超前的理解。微小的观察瞬间能结合起来,成就一种更宏大的东西,它将远超各部分之和,这几乎能算得上是一门‘哲学’ (philosophy)。当然,这种浪漫的想法并非狄金森独有,要是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名言来概括的话,就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这种以小见大的理念,正是我在个展中所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
2023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机构名单发布 浙商银行首次成为核心成员
“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竹筏轻轻飘荡,湖面在泛粼光,船上悬挂的铃儿响呀响呀响叮当。”
前段时间,一个叫做#你要写风你就不能只写风#的话题在社会化媒体上火了起来。最初,这只是一位抖音博主写的一段随笔,不料却引发了大众的创作热潮。许多网友纷纷效仿,在评论区写风写雨,也写青春和爱情。后来一位老师与他的学生以此创作了文章开头这首名为《如果你要写风就别只写风》的歌曲,凭借着朗朗上口、童心满怀的歌词,这段鼓励孩子们用眼睛、用心去感知身边事物,发现生活美好的短视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上百万人的点赞。
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纽约艺术家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可谓是最会玩“要写风却不只写风”的有趣艺术家。
他曾经特地前往特洛伊古遗址,使用色度计测量日出时的光线,试图重现史诗家荷马的作品《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看到的“玫瑰色红润肌肤般的黎明”;他也曾划艇泛舟瓦尔登湖之上,模仿梭罗测量湖底深度一般,记录下不同深度读数的精确坐标以及该位置湖水的颜色;还曾在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故居里,以科研级别的严谨态度测定她卧室窗口的风速,希望重现“狄金森站在窗口感受微风时的世界”。
芬奇的作品就像一件件迷人的棱镜,他细腻地捕捉了大自然中光线与色彩的变化以及各种难以言喻的瞬时感官体验,并将这些足以构成记忆的所见以饱含诗意的方式呈现,借由水彩绘画、素描,录像、摄影以及灯光装置等媒介,“转译”出他对大自然的记忆和感知,连通外在和内在的世界。
近日,这位“玩心大发”的艺术家的作品已经来到中国。9月15日至10月28日,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办艺术家斯宾塞·芬奇的中国首次个展“一刻永恒(Forever is composed of Nows)”。这次展览展出了多件他的全新及近期创作的多媒介作品,从研究云朵的透明度,到追踪蜜蜂在花园中传授花粉的飞行轨迹,每件创作都记录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与大自然的互动,浓缩了一段人类艺术创作对大自然美学的探索历程。
如果要画一丛花,你会怎么画?是画成梵高笔下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那般恣意明艳的静物画,还是模仿莫奈笔下的印象派睡莲,诗意优雅地融入到宁谧的池塘光影之中?相对于实实在在地画出一朵朵花来,芬奇选择了花朵以外的动态日常生活场景来切入探索人类视觉的复杂性。
正如莫奈曾经为了描绘花园景致而打造了一整座“莫奈的花园”,受这位印象派大师的启发,芬奇也专门为他的系列作品《蜜迹寻踪》(Following a bee,2021) 亲手种下了一大片百日菊,还打趣地称之为自己“创作艺术的实验室”。他一边坐在梯子上俯瞰花丛,一边用双眼追踪每只蜜蜂交叉授粉时的飞行轨迹。同时他准备了一张大尺幅的百日菊照片,在上方覆盖一张醋酸盐透明片,然后在其上勾勒出蜜蜂的动线和标记授粉花朵的位置。接着,将这些轨迹的线条用铅笔转移到画纸上,并从每种百日菊中挑选一朵,用柔和的粉彩画出花朵对应的颜色。白净的纸面上,一处处看似随机排列的抽象花朵,一条条微弱的线条在纸上蜿蜒着与其交汇,简易常见的创作主题随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芬奇十分擅长用生活中的材料再现细致的光影变化,其严谨程度还可以追溯到区分出大自然中一天乃至一年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微妙光影差异。但有时为寻找最合适、最具表现力的媒材,甚至要花上好几年时间才可以做到目的。
像这次展出的新作《云(积云,美国冰河国家公园)》(Cloud (cumulus, Glacier National Park),2023),为了表现出光线透过大气、云层时云朵展现出不同的反射变化,他曾经试着使用各种不同的透明、半透明材料来表达云朵的透明差异。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最初他在制作云朵的时候,用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半透明牛皮纸,但是因为把它们粘上画纸后总会看得出用了胶水或者胶带来粘合,因此一直以来创作效果都不太理想。花了好些年(“took years”)探索合适的媒介之后,他偶然间发现了3M便利贴魔术胶带,这样一种材料天然地满足了半透明介质的属性并自带粘合的功能,于是一拍即合地用上了 3M 魔术胶带这种革新性材料把云朵一层层“堆叠”起来,最终巧妙地完成了这幅云图作品。
同时展出的还有三件以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命名的系列作品《尤利西斯习作》(Study for Ulysses,2023)。就像小说主人公在街头的漫步一样,这三件作品则是艺术家在城市中漫步一日时的色彩记录。芬奇对记者表示,他在行走中会注意仔细观察并筛选出身边的物体及其颜色,一一记录在手机上,然后利用Pantone商业配色系统提取并凝练出一日中短暂看到的色彩排列在一起。这条最终组成的多彩多变色带,既对应了他在一天里的物理运动,也呼应了如小说中意识流般每一次新的间断或邂逅的心路历程。
徜徉在芬奇的世界中,一切物质世界的所见都比表面肉眼所见更为深刻——除了眼睛看见的万事万物,人对光影变化、对瞬间把握、对时空转换的细微诗意觉知,也是他“看见”的一部分。
对大自然和人类共同体验的那份敏感感知,是芬奇的创意“雷达”。这份用心一直贯穿于他的所有创作,让观众们得以在芬奇创造的情境中见证他以微妙而复杂的方式揭开世界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另一面。
1962年,芬奇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他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家,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父母对自然科学的偏好造就了芬奇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现象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他对记者表示:“我无从知晓为何我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我想这可能是我与生俱来的,我一直是一个喜欢认真观看身边事物的人,或是说观察者。”
他回忆起自己在大约十年前创作过的一件作品,那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正是他童年时的卧室。每当夜里有汽车经过房子的时候,汽车的前灯总会闪过他的房间。芬奇对记者说:“我清楚地记得那些汽车灯的颜色和形状,和汽车在路面行驶时这些灯光是怎么滑过墙壁,溜到天花板上的。但小时候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哥哥已经不记得这些了。”
后来,芬奇在纽约州北部的汉密尔顿学院学习比较文学。丰厚的文学底蕴后来也成为了芬奇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他后期许多艺术创作中,都喜欢选择充满文学文化象征的场景作为其创作灵感来源。1985年从汉密尔顿毕业,之后不久,他进入罗德岛设计学院攻读陶瓷艺术硕士学位。芬奇表示:“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期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艺术,并理解了所有其他艺术的创作方式是什么。”但他很快意识到制陶并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创作方式,于是他转到了雕塑系并于1989年获得雕塑硕士的学位。毕业后,他搬到了纽约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机会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芬奇表示,在那段刚刚起步创作的日子,他常常在午餐时间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看展。他逐渐迷恋上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的画作,莱因哈特作品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使他开始真正考虑制作视觉上有趣的作品。他对记者表示:“那时候我会花上好几个小时观看它们,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它们。毫无疑问,这些画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例如,在仔仔细细地观察莱因哈特的黑色画作作品之前,我从未以同样的视角来看待过‘黑色’。我不敢说我自己的作品是否也可以如此引人深思,但如果能做到的话,那将非常令人欣慰。”
而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一刻永恒”作为本次中国首展的主题时,芬奇坦言,他一直对这句诗中所表达的微观和宏观关系很感兴趣。他表示:“艾米莉·狄金森对时间有着十分超前的理解。微小的观察瞬间能结合起来,成就一种更宏大的东西,它将远超各部分之和,这几乎能算得上是一门‘哲学’ (philosophy)。当然,这种浪漫的想法并非狄金森独有,要是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名言来概括的话,就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这种以小见大的理念,正是我在个展中所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
2023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机构名单发布 浙商银行首次成为核心成员
“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竹筏轻轻飘荡,湖面在泛粼光,船上悬挂的铃儿响呀响呀响叮当。”
前段时间,一个叫做#你要写风你就不能只写风#的话题在社会化媒体上火了起来。最初,这只是一位抖音博主写的一段随笔,不料却引发了大众的创作热潮。许多网友纷纷效仿,在评论区写风写雨,也写青春和爱情。后来一位老师与他的学生以此创作了文章开头这首名为《如果你要写风就别只写风》的歌曲,凭借着朗朗上口、童心满怀的歌词,这段鼓励孩子们用眼睛、用心去感知身边事物,发现生活美好的短视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上百万人的点赞。
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纽约艺术家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可谓是最会玩“要写风却不只写风”的有趣艺术家。
他曾经特地前往特洛伊古遗址,使用色度计测量日出时的光线,试图重现史诗家荷马的作品《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看到的“玫瑰色红润肌肤般的黎明”;他也曾划艇泛舟瓦尔登湖之上,模仿梭罗测量湖底深度一般,记录下不同深度读数的精确坐标以及该位置湖水的颜色;还曾在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故居里,以科研级别的严谨态度测定她卧室窗口的风速,希望重现“狄金森站在窗口感受微风时的世界”。
芬奇的作品就像一件件迷人的棱镜,他细腻地捕捉了大自然中光线与色彩的变化以及各种难以言喻的瞬时感官体验,并将这些足以构成记忆的所见以饱含诗意的方式呈现,借由水彩绘画、素描,录像、摄影以及灯光装置等媒介,“转译”出他对大自然的记忆和感知,连通外在和内在的世界。
近日,这位“玩心大发”的艺术家的作品已经来到中国。9月15日至10月28日,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办艺术家斯宾塞·芬奇的中国首次个展“一刻永恒(Forever is composed of Nows)”。这次展览展出了多件他的全新及近期创作的多媒介作品,从研究云朵的透明度,到追踪蜜蜂在花园中传授花粉的飞行轨迹,每件创作都记录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与大自然的互动,浓缩了一段人类艺术创作对大自然美学的探索历程。
如果要画一丛花,你会怎么画?是画成梵高笔下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那般恣意明艳的静物画,还是模仿莫奈笔下的印象派睡莲,诗意优雅地融入到宁谧的池塘光影之中?相对于实实在在地画出一朵朵花来,芬奇选择了花朵以外的动态日常生活场景来切入探索人类视觉的复杂性。
正如莫奈曾经为了描绘花园景致而打造了一整座“莫奈的花园”,受这位印象派大师的启发,芬奇也专门为他的系列作品《蜜迹寻踪》(Following a bee,2021) 亲手种下了一大片百日菊,还打趣地称之为自己“创作艺术的实验室”。他一边坐在梯子上俯瞰花丛,一边用双眼追踪每只蜜蜂交叉授粉时的飞行轨迹。同时他准备了一张大尺幅的百日菊照片,在上方覆盖一张醋酸盐透明片,然后在其上勾勒出蜜蜂的动线和标记授粉花朵的位置。接着,将这些轨迹的线条用铅笔转移到画纸上,并从每种百日菊中挑选一朵,用柔和的粉彩画出花朵对应的颜色。白净的纸面上,一处处看似随机排列的抽象花朵,一条条微弱的线条在纸上蜿蜒着与其交汇,简易常见的创作主题随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芬奇十分擅长用生活中的材料再现细致的光影变化,其严谨程度还可以追溯到区分出大自然中一天乃至一年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微妙光影差异。但有时为寻找最合适、最具表现力的媒材,甚至要花上好几年时间才可以做到目的。
像这次展出的新作《云(积云,美国冰河国家公园)》(Cloud (cumulus, Glacier National Park),2023),为了表现出光线透过大气、云层时云朵展现出不同的反射变化,他曾经试着使用各种不同的透明、半透明材料来表达云朵的透明差异。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最初他在制作云朵的时候,用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半透明牛皮纸,但是因为把它们粘上画纸后总会看得出用了胶水或者胶带来粘合,因此一直以来创作效果都不太理想。花了好些年(“took years”)探索合适的媒介之后,他偶然间发现了3M便利贴魔术胶带,这样一种材料天然地满足了半透明介质的属性并自带粘合的功能,于是一拍即合地用上了 3M 魔术胶带这种革新性材料把云朵一层层“堆叠”起来,最终巧妙地完成了这幅云图作品。
同时展出的还有三件以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命名的系列作品《尤利西斯习作》(Study for Ulysses,2023)。就像小说主人公在街头的漫步一样,这三件作品则是艺术家在城市中漫步一日时的色彩记录。芬奇对记者表示,他在行走中会注意仔细观察并筛选出身边的物体及其颜色,一一记录在手机上,然后利用Pantone商业配色系统提取并凝练出一日中短暂看到的色彩排列在一起。这条最终组成的多彩多变色带,既对应了他在一天里的物理运动,也呼应了如小说中意识流般每一次新的间断或邂逅的心路历程。
徜徉在芬奇的世界中,一切物质世界的所见都比表面肉眼所见更为深刻——除了眼睛看见的万事万物,人对光影变化、对瞬间把握、对时空转换的细微诗意觉知,也是他“看见”的一部分。
对大自然和人类共同体验的那份敏感感知,是芬奇的创意“雷达”。这份用心一直贯穿于他的所有创作,让观众们得以在芬奇创造的情境中见证他以微妙而复杂的方式揭开世界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另一面。
1962年,芬奇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他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家,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父母对自然科学的偏好造就了芬奇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现象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他对记者表示:“我无从知晓为何我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我想这可能是我与生俱来的,我一直是一个喜欢认真观看身边事物的人,或是说观察者。”
他回忆起自己在大约十年前创作过的一件作品,那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正是他童年时的卧室。每当夜里有汽车经过房子的时候,汽车的前灯总会闪过他的房间。芬奇对记者说:“我清楚地记得那些汽车灯的颜色和形状,和汽车在路面行驶时这些灯光是怎么滑过墙壁,溜到天花板上的。但小时候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哥哥已经不记得这些了。”
后来,芬奇在纽约州北部的汉密尔顿学院学习比较文学。丰厚的文学底蕴后来也成为了芬奇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他后期许多艺术创作中,都喜欢选择充满文学文化象征的场景作为其创作灵感来源。1985年从汉密尔顿毕业,之后不久,他进入罗德岛设计学院攻读陶瓷艺术硕士学位。芬奇表示:“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期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艺术,并理解了所有其他艺术的创作方式是什么。”但他很快意识到制陶并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创作方式,于是他转到了雕塑系并于1989年获得雕塑硕士的学位。毕业后,他搬到了纽约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机会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芬奇表示,在那段刚刚起步创作的日子,他常常在午餐时间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看展。他逐渐迷恋上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的画作,莱因哈特作品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使他开始真正考虑制作视觉上有趣的作品。他对记者表示:“那时候我会花上好几个小时观看它们,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它们。毫无疑问,这些画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例如,在仔仔细细地观察莱因哈特的黑色画作作品之前,我从未以同样的视角来看待过‘黑色’。我不敢说我自己的作品是否也可以如此引人深思,但如果能做到的话,那将非常令人欣慰。”
而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一刻永恒”作为本次中国首展的主题时,芬奇坦言,他一直对这句诗中所表达的微观和宏观关系很感兴趣。他表示:“艾米莉·狄金森对时间有着十分超前的理解。微小的观察瞬间能结合起来,成就一种更宏大的东西,它将远超各部分之和,这几乎能算得上是一门‘哲学’ (philosophy)。当然,这种浪漫的想法并非狄金森独有,要是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名言来概括的话,就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这种以小见大的理念,正是我在个展中所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
2023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机构名单发布 浙商银行首次成为核心成员